這條路應該走過上百遍了,在阿義農莊也吃過幾次飯(現在改名叫做豆麥私房菜囉),怎麼都沒發現隱身復興路的巷弄裡有這麼一個地方。
原來我的眼睛只看我想看的,認真找時才發現原來路上有幾處指示牌矗立著。
桃園龍潭產茶,楊梅也產茶,壓根沒想過這兒會有茶廠。
這棟質樸的建物就隱身在靜謐小巷弄裡,走了一圈後發現,原來在那麼久以前這就已經有綠建築的概念了~
到的時候快中午,光線直射,餐後陽光射入的角度已經不同了。
建物多窗特性,加上光影變化,同樣的地方隨著時間流逝又有不同的樣貌,這而真是拍照的好地方。
一進入就是門市展售區了,門市販售各式茶葉、茶具,還有些小點心和咖啡(在這看到咖啡出現有些格格不入的感覺)。
門市有機蜜香紅茶試飲,入喉還不錯,只是可能是長時間在爐上保溫,已經失去現沖時的那種茶香。
除了商品外,也展示了些舊時古物。整體感覺低調沉穩,商品展示架的孔雀藍又帶入一絲絲清新的感覺。
以為所有的古物都來自茶廠,照片下方的多格木盒,想了好久猜不出是啥用途,問了門市的小姐,原來~
原來跟茶廠一點關係也沒有,只是從峇厘島帶回來的古物,之後參觀,其他一些小東西也有峇厘島的味道。
再往裡頭走是閱讀區,有我最愛的大長桌,上頭一些書刊可以隨意翻閱,也有塗鴉本和彩色鉛筆,讓你在這座老茶廠中恣意留下一些痕跡。只是不知允不允許遊客在這大桌上攤開筆電工作,這很貼心提供free Wifi(ttc26589428)。
指示牌上搭配有號碼,可以按號碼順著動線走。我一開始亂走,經過文物展示區再走到製茶區,中間有小小的導覽放映室,上午11點、下午1點、3點都有團體導覽,時間沒搭上,不然我可不想錯過聽故事的機會。
在大溪的故事似乎都會跟蔣公發生關係,這座茶廠也不例外。一場大火讓茶廠幾乎付諸一炬,是我們英明偉大的領袖 先總統蔣公下令工兵全力協助重建下,才得以讓這茶廠起死回生。
製茶區內的揉捻機可都是阿公級的哩,而下圖右邊中間那只是當時的保險櫃,讓我駐足研究許久呢。
對著製茶區的另一側是餐區,感覺是另外延伸出去的新建物,環著淨水池,有些些日式風格的靜凝,又帶有些些峇厘島式的慵懶與詼諧。
前幾天的拉拉山才下過雪,而今天的天氣馬上變得像夏天。
後院區好大一片,不知道歡不歡迎人家野餐,有一片木棧道,帶著野餐墊來溜小孩一定很不錯。(日本買的野餐墊一直在找機會拿出來用。)
這大大的紅磚窯,不來烤pizza還真可惜。
這裡每個角落都很有味道,連老老的廁所也有自己的風格。白目如我在進入廁所時完全沒見到牆面上烙印,只看到女廁的牌子,後經提醒,仔細看牆面多處烙印"茶"字樣,真有意思。
除了老茶廠的味道外,這兒還有點詭譎神秘的氛圍~
今日真的是一整個捲毛貴賓look and我的眼袋好huge啊~
中午在老茶廠用餐,這兒供應4種蔬食套餐,用桌上菜單自助點餐。
營業時間平日 AM10:00~PM17:00,週末 AM10:00~PM17:30,晚上都沒營業啊,餐廳區那一排排的蠟燭真的是純裝飾吧!
有a.青心甘-苦茶油拌麵線、b.蜜香紅-核果排漢堡」、c.滷菇乾拌麵、d.素燥拌飯四款。據說是取用當季有機的在地食材。吃慣老街榕樹下老阿伯的重口味滷豆干,還好味蕾還沒壞掉,偶爾回歸自然,品嚐食物單純的原味。
點了a+b套餐。
a餐包種茶手工麵線佐台灣原生種茶油,加了"佐"這個字感覺就變成高級法式料理了。苦茶油拌麵線讓我WOW了一下,沒想到紅蘿蔔可以這樣料理,下次要來試看看這種方式料理。a餐沒甜點,不過搭配了甘味滷盤,說是以三種特選特色紅茶,加入月桂葉、肉桂皮及甘草…等製成滷汁來滷豆乾,不向之前吃老阿伯要加蒜蓉辣椒,這單吃就好有味道。單點一顆要價25元的甘茶滷土雞蛋浸製3日真的夠味。
b餐的漢堡麵包粉好吃耶,有茶香,有嚼勁而且有加我愛的核果。附餐搭提拉米蘇還OK,如果是來個糕餅搭配茶會更好滴~
每份套餐$280元。
餐廳區旁有一區茶書屋,想移位到茶書屋,店員表示有空位都可以,立馬端著我那壺蜜香紅茶往茶書屋移動。
午後陽光灑滿書屋真的好美,一隅的書架上陳列著系列茶雜誌,翻翻書,喝喝茶好愜意。
二樓是茶葉的室內萎凋區,是利用乾燥機的熱氣,送上2樓協助茶葉萎凋,好環保。
一踏進來就有一種奇妙的感覺,不知該如何形容。抬頭望是木造衍架,151根組合很而成。遠望是一排排藍色斑駁老鐵椅,視覺上零星又跳出幾張黃色老鐵椅。
老工廠由好幾種藍推砌出來。灰藍斑駁的窗框樑柱,孔雀藍的商品展示架,GUCCI藍和DKNY藍的大片牆面,水藍色的大型畫作,寶藍色的小茶罐,鐵藍色的舊椅子,這裡的藍深邃神秘卻又低調沈穩。建物多窗加上光影變化,同樣的地方又有不同的樣貌,真是拍照的好地方。
‧‧人客啊~請給我一個『讚』鼓勵鼓勵!‧‧